这本书也是误打误撞来的。
话说不知道为什么,荣国的钱包里有有一张RM50的大众书局礼卷,就是拿着这张纸去大众,可以不用钱买50块的书。
但是发现的时候已经快过期了,截至日期是9月30,立马就催着他趁下班赶快去用掉,一种“不用白不用”的概念。
但当天晚上我去了九王爷游行采访,于是他就挑了三本书,其中一本就是这本。
其实很明显这本是他随便选的,另一本认真挑给我的是有塑料书套的。
但我就懒,不想拆套,就拿了这本读起来了 =P
****
这本书说的是,小熊妈有3个儿子,其中2个曾跟他们夫妻在美国生活过和就读那边的学校。
然后有一天他们再度回到台湾,她在台湾教养2个儿子的过程,和孩子在学校和学习与美国面对的不同。
PS:第3个儿子应该是回到台湾才出生。
老实说,虽然我没生过孩子,但我是2个小妹的保姆,在来KL前,常常帮忙哄小妹们或是喂食和收拾等等。
所以有时候小妹们会把我叫错成妈咪(大爱 <3
当然现在小妹们都比较大了,比较不会认错人,除了故意撒娇的时候 =.=
所以对于小孩教养,真的觉得有点感同身受,尤其是对于里面提到台湾小孩课业重、补习多、连才艺也要补习的情况。
马来西亚何尝不是。
在我当part time 补习老师的时候,我常常就同情那些小孩子(小学),早上不到7点起来准备上学,放学后就是呆在安亲班做功课、补习。
最不可思议的一次,是有一个家长有个5岁男孩,找了我当华语补习老师,后来我做了半年,对方大概不满意吧,后来就停了。
我2个小妹也是,书包还重过她们、高过她们,每天就是功课,不是学校功课就是补习班或者安亲班功课。
想当年,我可是在UPSR学校强迫补习1年,SPM自愿补习英语1年之外,从来没去过补习班。
放学回家就是做功课,做完功课就看看书、电视、没下雨就出门玩沙、踏脚车。
我喜欢小熊妈给她孩子的童年,陪伴、让孩子做爱做的事情,也不欠缺适当的纪律、教养培训和人品栽培。
好羡慕她孩子啊。
像是我爸就是“放羊吃草”类型的哈哈,基本上不会干涉太多我们的生活,但是因为他忙着赚钱养家,陪伴这点就比较欠缺。
印象很深刻,是小时候有次爸爸又夜归,我身边的姐姐妹妹都睡了,我睡不着。
那时候,我在墙上空气画了一个投币式电话,假装打电话给爸爸,要求他早点回家。
结果下一秒就听到爸爸用钥匙开家里大门的声音,那时候很开心和惊喜,因此记下了这个片刻。
****
对于她提出的“双薪家庭或是陪伴孩子成长”课题,我想大概只要是女生都会烦恼吧。
我家2个小妹也是因为父母要做工,不然经济方面有点辛苦。
因此小妹们基本就是,上学、安亲班、补习班、等母亲放工才接回家里。
我二姐更辛苦,由于在夫妻都在云顶工作,孩子只能在家乡托给保姆,一个月见几次。
如果可以,我想要陪伴孩子成长。
当然,这个很有难度,在这个经济环境下。
因此书中的小熊妈,也不是贵妇或者家境富裕。
为了陪孩子多一点,她也做出很多的努力,去经营。
虽然如此,她并不是鼓励大家都一样做家庭主妇,她鼓励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家的模式。
另外我很喜欢的一点,就是她说:“妈妈也是一种专业。”,鼓励妈妈们不要妄自菲薄,活得更自信。
其实,社会上常常会觉得全职妈妈很好当,但其实不然。
厨师、清洁大婶、财务规划,是社会对未有孩子家庭的妻子的期许;有了孩子,还得担当保姆、心理医生、营养规划、补习老师等等角色,全年无休的耶。
想想就觉得好可怕。
****
书中也提到关于台美两国的课程程度不一,但也提出有关自己如何针对两个孩子的个性不一,而设下有趣的学习计划,吸引他们。
我很喜欢这个部分。
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啊,根本不可能要求他们全部都能乖乖坐着听讲,背一大堆课文,做一大堆练习题,然后用A来判断他们以后会不会有成就。
刚好看到这个video,很贴切的说出教育的不足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pco93LTOPk
不知道为何无法直接插入视频,只好放链接了哈哈
****
最后结语一下,我觉得这本书是男生不会有兴趣看吧?哈哈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