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岁以前的我,总是不明白,为什么图书馆总有一个位置,是放“心灵成长/辅导”类别的书籍。
也许那时候太顺遂,功课和社团一帆风顺,自信满满。
所以不需要额外的“力量”,因为我有足够的自信,相信自己无所不能。
***
长大了,越来越多力未能及,越来越多沮丧,越来越多对自我的质疑。
我开始理解,每个人都会需要“力量”,当自己无法给予自己“力量”,就只能从他处觅得,或许是朋友、或许是活动、或许是书籍。
我们,都需要被激励。
***
如果要用一个词,形容这本关于爱滋病的书。
我只能用“力量”。
它没有爱滋病的科普、没有一个个爱滋病患者的自我剖白,只是单纯的用作者自己的经验,带出一个个观点,这些观点或和爱滋病有关、或无关,却一点一点拓展读者看事情的观点。
一篇篇短文,简单易读,很适合只有片段空暇时间的工作人士。
我是在等修车时,打发时间般地读完这本书。
读完一篇,停下,思考,然后再继续。
一点一点地阅读,一点一点地,觉得有勇气。
嗯,我开始喜欢这个作者了。
***
诚如欣怡所说,“爱滋病并不神秘,它和我们共存一个空间。”
我们应该做的,不是去厌恶、去隔离,而是去了解、去关怀。
“了解了才会去尊重。”
我也很认同书内谈到,关于我国长辈对性知识的处理方式。
因为我们都拒绝正面和孩子谈论,所以他们从别的管道去了解,结果了解到的,未必是正确的。
我们都需要正确的态度,和孩子谈论性。
对于我们所恐惧的、所羞于谈论的,都该坦荡去谈论和了解,才能尽力确保我们不会误解。
***
这本书,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购买的。
因为它会被我归类成“激励/学术”类别,基本我在书局/书展是不会购买这类书的。
我是偶然Follow了欣怡的FB,然后看到她一直推《欣想事成2》。
那本书的设计很特别,很吸引我。
当然,还不构成我购买的理由,因为是同一系列第二本(我有一种系列书一定要全部有的瘾,即使同一系列的书未必彼此关联)。
然后看到重印《欣想事成1》,但加入部分新内容,因此是1.5版本。
如果买1.5版本+2版本有折扣,如果同时买1.5+2,就可以用15块优惠价购买《当爱滋生时》。
所以我主妇本能发作,觉得“哇塞这么划算,怎么可以不买???”,然后就买了这本书。
***
如果你最近适逢低潮,可以看看这本书。
有兴趣可以找我借,前提是记得完璧归赵~~
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
2016年7月12日星期二
成为
小时候常常觉得我家爸爸好厉害,修理电器、车、小零件、音响,完全不需地图就能开车带我们四处游玩,不需要食谱,即使冰箱只有剩菜,随手下厨都是一道好吃到不行料理。
爸爸在我心中,大约就是全能的存在。
即使到我长大亦然,只是无论他的白发再怎么染黑,都会不时跑出来。
所以我从小就憧憬,长大后我的Mr Right,也会和爸爸一样。
当然长大后才发现,我爸爸有的技能,不可能是与生俱来,他也曾经年少,对很多事情不了解,然后因为经历过的事情,一点一点变成我的全能爸爸。
“没有人一开始,就什么都会。”
因此我不再期望我的Mr Right是全能,我憧憬自己能成为那个独立自主、面对难题从容淡定的人。
***
在离开学校的生活后,我发现社会的确有很多事情,需要自己去搞懂、搞定。
当然不是说学校就没有事情需要自己搞定,但学校面对的难题,没有社会来得多,来得细节繁复。
比如以前的我觉得,Socso跟我没关系,但一次工伤,我开始认真查阅它涵盖范围、理赔、申请等文件和细节。
而我在学校面对最辛苦的事情,不过是功课不过关、活动办不好,而这些通常都只是熬几个夜可以解决,通常都有人陪我解决。
但毕业后,我清楚认识到,“接下来是我的人生,只有我自己,去解决、去负责。”
***
在毕业后的近一年时间,我一直觉得自己还不够。
不像同事S那么有想法、不像同事H那么坚定、不像同事Z那么有人脉、不像同事F那么学识渊博...
满脑子都是我比不上别人。
我不断质疑自己,是否有一天,能成为那个独立自主、面对难题从容淡定的自己。
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走,我甚至没有自己的梦想。
我想独立自主、从容淡定,却不知道未来的自己该从事什么行业。
我想经济独立,却又一次次被现实打击,了解自己有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像小时候期望那样,有自己的屋子和存款,还有一间堆满书籍的书房。
然后变得很沮丧、很负面。
***
那天去了一个讲座,标题是“你过的,是谁的人生?”
我是因为标题而去的,因为我根本觉得我的人生就像烂泥,任何人都可以踩上一脚、但我永远逃离不了。
主讲人分享了她的故事,相仿之处多得惊人,我开始理解,为什么我从来难以获得所谓的闺蜜、为什么我无法对别人的遭遇有同理心、为什么我和别人相处时永远不敢提意见。
虽然那天我很累,讲座一半时间都在打瞌睡。
但是我记得她说的:你要先爱自己,先接受自己曾遇过的事情,才能疗愈自己心中曾被伤害的部分,才能过自己的人生。
***
我一直想,我和大家的差别是什么。
为什么大家那么厉害,而我差劲如斯。
今天看到这个视频,我想,我少的就是见识。
我努力让自己保持不要太负面的状况,努力把面对的状况想成锻炼自己的养分。
我不知道什么时候,我才会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职业。
我努力让自己学习新的事物、新的技能。
我想相信有一天,我会变成我想象的样子。
爸爸在我心中,大约就是全能的存在。
即使到我长大亦然,只是无论他的白发再怎么染黑,都会不时跑出来。
所以我从小就憧憬,长大后我的Mr Right,也会和爸爸一样。
当然长大后才发现,我爸爸有的技能,不可能是与生俱来,他也曾经年少,对很多事情不了解,然后因为经历过的事情,一点一点变成我的全能爸爸。
“没有人一开始,就什么都会。”
因此我不再期望我的Mr Right是全能,我憧憬自己能成为那个独立自主、面对难题从容淡定的人。
***
在离开学校的生活后,我发现社会的确有很多事情,需要自己去搞懂、搞定。
当然不是说学校就没有事情需要自己搞定,但学校面对的难题,没有社会来得多,来得细节繁复。
比如以前的我觉得,Socso跟我没关系,但一次工伤,我开始认真查阅它涵盖范围、理赔、申请等文件和细节。
而我在学校面对最辛苦的事情,不过是功课不过关、活动办不好,而这些通常都只是熬几个夜可以解决,通常都有人陪我解决。
但毕业后,我清楚认识到,“接下来是我的人生,只有我自己,去解决、去负责。”
***
在毕业后的近一年时间,我一直觉得自己还不够。
不像同事S那么有想法、不像同事H那么坚定、不像同事Z那么有人脉、不像同事F那么学识渊博...
满脑子都是我比不上别人。
我不断质疑自己,是否有一天,能成为那个独立自主、面对难题从容淡定的自己。
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走,我甚至没有自己的梦想。
我想独立自主、从容淡定,却不知道未来的自己该从事什么行业。
我想经济独立,却又一次次被现实打击,了解自己有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像小时候期望那样,有自己的屋子和存款,还有一间堆满书籍的书房。
然后变得很沮丧、很负面。
***
那天去了一个讲座,标题是“你过的,是谁的人生?”
我是因为标题而去的,因为我根本觉得我的人生就像烂泥,任何人都可以踩上一脚、但我永远逃离不了。
主讲人分享了她的故事,相仿之处多得惊人,我开始理解,为什么我从来难以获得所谓的闺蜜、为什么我无法对别人的遭遇有同理心、为什么我和别人相处时永远不敢提意见。
虽然那天我很累,讲座一半时间都在打瞌睡。
但是我记得她说的:你要先爱自己,先接受自己曾遇过的事情,才能疗愈自己心中曾被伤害的部分,才能过自己的人生。
***
我一直想,我和大家的差别是什么。
为什么大家那么厉害,而我差劲如斯。
今天看到这个视频,我想,我少的就是见识。
不仅仅是生活上、物质上的见识,连人际关系相处的见识我也很少。
***
我不知道要什么时候,我才真正变得如自己想象一样。我努力让自己保持不要太负面的状况,努力把面对的状况想成锻炼自己的养分。
我不知道什么时候,我才会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职业。
我努力让自己学习新的事物、新的技能。
我想相信有一天,我会变成我想象的样子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